【個人專訪】董事長楊進:深耕溫泉產業 打造民族品牌
兼具旅游休閑和度假養生功能、深受人們喜歡的現代溫泉旅游業,是大旅游行業下的細分領域,有著巨大的市場規模,來自一組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溫泉數量為3899家,總銷售額為2492.9億元,溫泉旅游人次7.5億,2020年增加至4421家。托起這個千億市場的,不僅有投資者、溫泉企業、消費者、關聯產業鏈供應商,還有溫泉旅游規劃設計機構。
“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溫泉產業前沿的規劃設計機構,一直以先導性、前瞻性、落地性引導著行業發展,綠沁集團就是其中一家。從2010年成立至今,十一年間,綠沁集團已為魯能集團、金融街集團、寶能集團、綠城集團、華僑城集團、港中旅集團、廣澤集團、天沐集團、保利集團、奧園集團、鴻發集團、富盈集團、勤天集團、新世紀集團、恒大集團、云南騰沖機場集團和南京湯山管委會等數百個客戶提供了精湛的專業技術服務,贏得了客戶和市場的雙重認可。
這斐然的成績背后,是綠沁集團董事長楊進對于行業發展趨勢的洞察、對溫泉康養的深刻理解、對項目理念的精準刻畫,以及對溫泉事業的執著與熱愛。
興趣所致 百倍努力
綠沁集團的前身是廣州綠沁設計機構。在創立公司之前,楊進已在酒店、溫泉行業工作了16年。16年的運營管理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一個項目如果能做好前期規劃設計,那么后期運營管理的時候,就能避開很多坑,節省很多成本,基于責任感,也因為興趣所致,楊進就一頭扎進旅游規劃領域。
“半路出家”的人,想要成為專業人士,必須要比常人付出百倍的努力。楊進專心研讀旅游規劃權威魏小安、王大悟的論著。這種閱讀的習慣,一直伴隨至今,哪怕是出差在外,在乘高鐵、坐飛機的閑暇之余中,他總是手不釋卷。此外,他還深入所管理的酒店、旅游項目中,根據實際經驗,從規劃設計、投資策劃的角度“審視”,在具體的事務中為業主提出了不少富有創意性和建設性的建議。
作家格拉德威爾曾提出過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這話應用在楊進身上,再也恰當不過了。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加上多年積累的實踐經驗,楊進邁進不惑之年時,遵循內心的執念與熱愛,離開溫泉酒店管理崗位,組建了廣州綠沁設計機構。
回顧這十一年的創業路,楊進感慨萬千:“創業的確不易,特別是作為非設計科班出身的我,首先面臨的就是設計人才短缺的問題,其次作為公司初創,沒有任何業務積淀和聲譽,周轉資金也不豐厚,可以說是困難重重。”
困難是不能打敗一個意志堅定、執著的人。楊進分析形勢、認清現實,與合作伙伴一步一個腳印的前行。期間起起伏伏,經歷了困難與挫敗,也收獲成就與榮譽。在溫泉旅游從娛樂化轉向休閑化,從單一體轉向綜合體的升級轉型關鍵,公司與時俱進,作出戰略調整,聯合其他公司組成了綠沁集團,整合資源為溫泉項目提供全產業鏈服務。
付出始終會有收獲,綠沁集團度過了努力求生存的階段,迎來了穩步發展和日漸壯大,成為了國內僅有的溫泉項目全程服務專家,能實現溫泉項目后期經營需求和前期規劃建設之間無縫對接。
突出優勢 穩打穩扎
綠沁集團的業務鏈條,涉及項目咨詢、項目可研、旅游規劃、專業設計、溫泉科技、景觀工程、經營管理、溫泉康養、文旅投資等領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專門為溫泉及其關聯產業(酒店、景區、小鎮、鄉村旅游等)提供服務的專業機構,在中國溫泉旅游規劃史上,寫下了濃密重彩的一筆。
楊進認為綠沁集團能取得今日的成績,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可觀分析和發揮自身獨特的專長和優勢。相對于傳統的設計公司而言,我們自身的優勢就是對溫泉項目的經營管理經驗,并結合本人對文旅項目規劃的積淀和研究,將其轉化為對溫泉項目的前期策劃能力。我們以項目策劃作為抓手,并著力解決溫泉項目前期規劃建設與后期經營需求之間的無縫對接,讓開發商對項目未來能有清晰的預期;
其次,將公司的核心業務聚焦在策劃設計領域,不貪大求全,不盲目擴張。最近幾年,公司每年都承接新的策劃設計業務幾十個,保持非常平穩的增長態勢。就算這兩年疫情肆虐多個行業,特別對文旅康養行業影響很大,我們也有些服務項目進入了暫緩或者暫停狀態,但是總體來說我們公司受到的沖擊并不是非常明顯;
第三,夯實技術實力并持續改進。綠沁的設計技術實力經歷了從組建、積累、研發、總結、創新到提升等過程,我們深諳專業技術是公司永續發展的核心體系,多年來,我們將最主要的資源和精力都投入在技術管理領域,不管是公司的人才結構還是經費比例,技術管理領域都是占絕對大頭,所以多年來我司為項目提供的服務落地能力表現得特別強,也深受市場和客戶的好評,被業內譽為溫泉策劃設計領域的“實戰派”,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第四,公司堅持“誠信至上”的立司原則。最近五年,我司連續五次榮獲“廣東省守合同重信用企業”稱號,并用具體的實際行動維護這一特殊的榮譽。例如只承接自身優勢的業務,不大包獨攬;為投資方追求價值最大化,不在單個項目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認真研究每一個項目,并提供最佳解決方案;提供高質量的技術服務,確保項目的產品品質等。
理解需求 發揮價值
如今的綠沁集團,策劃設計依然是的立身之本,只是將發展模式更加優化了,通過項目策劃和規劃設計獲得項目資源,深度理解投資方的具體需求,并通過聯合和整合關聯資源發揮出更大的市場價值,為此,綠沁集團喊出了新的使命:“打造健康中國、樹立民族品牌”。
健康中國是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發展戰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
楊進認為,溫泉資源的本源就是健康養生,隨著溫泉服務在國內的全面普及,國民對溫泉度假、溫泉養生、溫泉康養等的理解、接受和熱衷度會越來越高,并逐漸成為國民生活方式的組成部分,成為國民提高生活質量乃至生命質量的重要元素,所以溫泉事業實際上也是助推健康中國的一個重要環節。
至于民族品牌,我們一方面深度挖掘中國文化,讓中國文化在溫泉項目地有比較明顯的表現,并成為項目打造差異化特色的重要元素;另一方面我們服務的很多項目都是與國際著名的大公司合作來完成項目策劃設計的,合作過程中我們對中國溫泉的理解和開發利用得到了眾多國際著名大公司的認可和推薦,并逐漸開始承接國外的溫泉設計業務,讓中國溫泉設計逐漸走出國門。
聚焦康養 深挖療效
由于溫泉核心是健康,對人體有良好輔助效果,業界都認為康養將是行業未來發展主要方向之一,很多溫泉都在嘗試著發展溫泉康養,但是市場效果與經濟效益并不盡如人意。對于溫泉康養,楊進有他的理解:
首先,國內外目前也沒有發現最具權威的溫泉康養的定義,我們對溫泉康養概念的理解為既不是在溫泉泡池里簡單添加幾味中草藥就可以叫溫泉康養了,也不是一定要依賴與醫院的深度結合才能達到溫泉康養的高度,而是以溫泉沐湯(或溫泉療法)為核心,結合項目地的生態氣候條件,開發出生態涵養、膳食調養、中醫療法、SPA芳療、睡眠改善、健身運動、文化感受、心理調整、宗教歸隱等內容所形成的綜合立體的養生康復體系;
其次,溫泉康養的落地性與市場成熟度有關,高度關注康養的市場客群還沒有完全形成,本人感覺這個時間還需要至少三到五年,有待大量六零后退休成為活力老人(有錢有閑,身體健康)的時候,將會產生大批有康養需求的中老年群體;
第三,溫泉康養的研究對市場要有引導作用。目前,所謂的溫泉康養產品和服務模式的開發太過空泛,好一點的讓人感覺是一個傳統溫泉的升級版,絕大部分做法就是在傳統溫泉基礎上增加概念而已,所以對市場沒有起到引導作用;
第四,本人在2005年的時候就開始接觸溫泉康養,至今已經有十六年了,但是由于市場成熟和投資商的認知需要一個過程,到目前為止真正談得上康養溫泉的不多,湖南省總工會灰湯職工療養院借助于醫療資質和相對穩定的職工療養算得上一個,安徽亳州湯王溫泉有開發溫泉康養的良好基礎,幾個高端國際品牌酒店的溫泉具備做康養溫泉的潛質,還有幾個正在打造的溫泉具備康養溫泉的特點。
雖然目前成功康養溫泉的案例并不多,但是對于如何做好一個康養溫泉我們還是有比較深的理解:一個方向是做國民健康保養地,開發出比較系統的康養套餐,例如抗衰老中心、放松回春中心等。這個方向需要借助于優秀的泉質、目的地良好的氣候環境條件和良好的市場潛力;另一個方向是做專業細分的慢病改善地,針對目標市場開發出一種或者兩種慢病改善計劃,例如糖尿病改善中心、心腦血管改善中心、月子中心、運動康復中心等,后面這個方向特別注重的是泉質療效等。
文化回歸 規劃先行
在消費市場趨向年輕化、顏值化,而傳統回歸、國潮國風盛行的背景下,楊進認為,溫泉旅游項目要想吸引年輕人,就需要在文化上下功夫,挖掘背后的文化元素,重新包裝。
楊進說,我國溫泉文化源遠流長,例如廣州從化、南京湯山、湖南灰湯、陜西臨潼等地,都具有濃厚的溫泉歷史文化底蘊和傳承,一些新開發的溫泉地也有濃厚的根植于當地的在地文化。在溫泉項目開發的時候,充分做足歷史文化的文章,讓項目具有獨特的差異化特色和靈魂非常有必要。
綠沁集團在項目策劃和設計中往往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表現文化和歷史:
1)規劃設計層面:空間規劃、建筑風格和形態、內裝藝術、園林藝術等;
2)功能產品層面:產品體系、動線關系、服務節點等;
3)品牌形象層面:VI基本要素和應用要素(標識系統、服裝)、核心IP形象樹立等;
4)經營創意層面:主題營銷活動等。
也就是說策劃設計工作是要充分結合項目建設和后期經營需求的,溫泉文化和歷史的提煉和表現也是要圍繞經營來提供服務的。
溫泉開發傾向小而精
一場新冠疫情,深刻地影響著溫泉旅游,也影響著溫泉項目開發的趨勢走向。楊進說:“作為溫泉策劃設計公司,我們最早感知疫情對溫泉行業的影響是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時候,最明顯的表現是人口的流動和聚集受到嚴格的限制,很多溫泉不得不階段性的停業,一些待開發的溫泉項目由于前景不明朗而暫停或放緩開發節奏,溫泉行業的發展陷入了嚴冬。”
許多業內資深人士都在思考,后疫情時代溫泉行業發展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楊進認為:
1)本土化市場將會成為溫泉項目最核心的客戶來源;
2)大而全的溫泉開發模式將得不到市場青睞,溫泉開發將向小而精、小而特(包括康養溫泉)的方向發展;
3)大人流聚集的溫泉產品逐漸減少,溫泉更多的是以相對獨立的小空間的形式來呈現;
4)大規模十年以上的傳統模式溫泉將陸續面臨改造升級;
5)衛生管理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將提升到新的高度;
6)現代科技賦能,盡可能多的實現自助服務等。
砥礪前行 篤行致遠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2021年的元月6日,綠沁集團組織了一次較大規模的十周年慶典,其核心主題詞是“砥礪前行,篤行致遠”,楊進感慨地說,這主題詞很能反映他內心的想法。
“十年前有業內朋友就說溫泉已經進入了飽和階段,機會已經不多了,可是十年后的今天,我依然覺得溫泉在中國還是處于初步發展階段,溫泉在中國還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因為熱愛,所以執著;因為執著,所以追尋。面對未來,綠沁集團將繼續深耕溫泉產業,并為“打造健康中國,樹立民族品牌”而一直在路上。